端午詩懷
作者:江郎財進
荼靡花開別晚春,菖莆高懸初夏魂;
三閭大夫悲流放,愛國詩人諫楚君;
浮雲遮日讒言蔽,無力回天泣孤臣;
汨羅江岸吟淚歎,哀郢漁父詠縱身;
一片忠心撒滄浪,萬古流芳餵乾坤;
流水茫茫魚蟲咬,粽香飄飄祭蛟吞;
龍舟鼓聲敲懷抱,雄黃喝令旗舞恩;
但祈平安仰天佑,為使亮節軀忠貞;
世態炎涼多躁動,恐怖攻擊仇恨深;
東西文明衝突烈,宗教戰爭鏖沈淪;
想哭勒索比特幣,生活艱辛青年悶;
寶島塗靈合十禱,安居樂業惜福珍。
江郎財進附註:
屈原(西元前340年~前278年),名平,字原,或字靈均,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。任職三閭大夫、左徒,後來不得楚懷王、頃襄王的信任,先後被流放兩次於漢北與江南地區。楚國被秦國欺凌,危殆之際,屈原含悲詠作「哀郢」、「漁父」表明自己不與世沉浮的決心,後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以自盡,為端午節與詩人節的由來。
屈原詩作富於忠君愛國思想,斥責小人禍國,怨恨君主昏庸無能,具有振興楚國的抱負,熱切追求理想,甘願以身殉國。屈原作品表現出個人品格高潔,不與世俗同流合污,執著理想,堅貞不屈,態度毫不妥協,其高風亮節情操足可與日月爭輝。主要作品有「離騷」、「九歌」、「懷沙」、「橘頌」「天問」、「抽思」、「思美人」等25篇。
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,人們會在端午節這天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。
當年楚國人民十分懷念屈原,民間流傳吃粽子、賽龍舟的習俗,都和屈原有關。賽龍舟相傳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,或以鼓聲嚇走吃屈原遺體的魚獸。
據說屈原死後,人們投祭屈原的食品,都被蛟龍搶走了。而蛟龍卻忌憚楝樹葉和五色絲線,所以人們就把米包成粽子來祭祀屈原;另則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,因而千百年來逐漸形成一種「棕香飄揚划龍舟」的習俗儀式。
由於屈原忠君愛國,卻不得不投軀於汨羅江,後人將其奉為諸「水仙王」之一,認為屈原在天之靈可以保佑漁民、船員及水上貿易商旅。
江郎財進重要呼籲:
親愛的格友們!祝大家端午佳節愉快!
很多好友的回應留言都被痞客邦當成垃圾廣告隱藏起來,
以致於讓我們看不到他們的到訪留言。
救回留言的步驟如下:
登入後,
第一個動作按頁面最上方大頭照旁的「部落格後台」,
跳入另一個頁面後,
在左上方「文章管理」欄下面,按「留言管理」,
會出現一排訪客留言欄,觀察選擇「顯示所有留言」,
再按一下「這不是廣告留言」,
則被隱藏起來的好友留言才能重見天日。
註:圖照引自媒體,著作權屬原拍攝者所有,特此申明。